2008年7月15日 星期二

Kilo 48 (上)



和台灣來的阿凱、阿志以及香港大學的六個志工,我們一行七人擠上了"雙條",朝著Kilo 48前進。

Kilo 48這個地名說明了它的地理位置─位於美索南方48公里的村落。因為當地華人居民居多,又有另一個中文名字─三民新村,是由當初國共戰爭後撤至中泰緬邊界的異域孤軍所開墾出來的聚落。

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,雙條穿越村子門口的中式拱門,我們抵達了Kilo 48,三民新村。阿凱曾多次拜訪此地,從事短期志工服務或訪友,在他的帶領之下,我們首先拜訪了李教官(李校長)。李教官是他年輕時在軍中的稱呼,李校長則是因為戰爭結束後他擔任了華語學校的校長。白髮蒼蒼的李校長看起來身體仍十分硬朗,親切地招呼我們。阿凱熱切的和李校長閒話家常,問問一些舊識的近況,感嘆於這個他三年前造訪的村落的人事變化。在我們一群年輕人一個接一個的問題之中,李校長道出了那段過去僅能從電影「異域」中得知片段的故事。

隨著國共戰爭情勢丕變,這支國軍最精銳部隊之一的26軍一路從駐地東北節節退守,最後由雲南越過邊界,撤守泰緬交界,成為一支在別人國家中求生存的孤軍。後來國民政府在台灣安頓後,孤軍的眷屬有三次機會撤到台灣,但因名額有限,有些人被留了下來。最後一次撤台的機會是1975年中泰斷交前,可想而知當泰國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後,他們的處境會更艱困,但有人還是選擇了留下。畢竟經過二十幾年,這批孤軍已經在此開墾荒林、生兒育女,落了地,也生了根。其中有些人則是大陸淪陷後不堪共產黨迫害而從雲南逃來的難民。和平安定的日子並未長久,中(華人民共和國)泰建交後,他們"國軍"的身分無法見容,中國施予泰國政府極大的壓力。於是,泰國政府給予孤軍泰國身分,前提是:繼續剿共,只不過這次效忠的是泰皇,穿的是泰國軍服,剿的是泰共。正當泰共勢力日益坐大之際,泰國樂於接收這批擁有豐富實戰抗共經驗的部隊,對中國則以孤軍為泰北少數民族為理由搪塞。就這樣,又是一場七年的征戰。

如今,三民新村是一個再平靜不過的泰國村落了,但那段歷史,仍迴盪在到處可聽見的華語和李教官、彭隊長等稱呼聲當中。

揮別李校長,我們前往下一站─三民小學。

2008.7.16 at TOPS